第101章 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_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
笔趣阁 > 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 > 第101章 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1章 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听见苏辰的话,朱元璋满脸惊色,眼神瞬间灰暗下去。

  “没想到华夏后世百姓,依然没能逃过饥饿之苦……”

  “千万百姓啊!”

  “就算是元朝无道,饿殍满地,也没有如此凄惨啊!”

  朱棣眉头紧皱,满脸不解。

  “既然如此,那你之前为何说后世能亩产十余石?”

  “难道真是诓骗我等不成?”

  苏辰摇摇头,说道。

  “诸位别急,请听晚辈说完。”

  “华夏后世虽然也有灾荒,但那已经是过去了!”

  “如今的华夏,人人有饭吃,家家有余粮!”

  “但是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

  “如果没有他,华夏今日之粮田,恐怕也如大明之时一样,亩产三石便是丰收!”

  “如果没有他,华夏十四亿后人,如今还在为果腹而发愁!”

  随着苏辰的话音落下,一片稻田,瞬间出现在半空之中。

  只是一眼,朱元璋等人就目瞪口呆,震惊满溢。

  稻田之中,微风荡漾。

  一株株稻禾,随风摆动。

  然而让朱元璋等人无比震惊的是。

  这田里的每一株稻禾,竟然都有一人多高!

  沉甸甸的稻穗聚集在一起,宛如伞盖,挡住了上方的骄阳。

  朱元璋愣愣的看着画面,整个人都神了。

  “这……这就是禾下乘凉?”

  “这些稻禾,怎么可能如此茁壮!”

  “那些稻穗,为什么如此之大!”

  朱元璋对于粮食的重视,远超历代帝王。

  就算身为九五之尊,也时时亲自下田耕种。

  在他看来,稻禾就是稻禾。

  就算田地肥沃,勤于打理,亩产也必定有个上限。

  如果之前苏辰说后世能亩产五六石,朱元璋还可以接受。

  但要说一亩地能产出十余石粮食,那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可是现在。

  看着半空中的画面,朱元璋之前的怀疑瞬间就被抛到了九天之外。

  他做梦也没想到。

  自己摸了一辈子庄稼,但如今却不敢确定。

  眼前这片农田里种的,就是再熟悉不过的稻禾!

  就在所有人都震惊至极之时,茂密的稻禾突然朝左右分开。

  一个满脸皱纹,皮肤黝黑,戴着草帽的老人,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这一刻。

  华夏大地无论男女老少,全都自发的站了起来。

  “袁老!”

  “之前苏辰说这话的时候,我就猜到了!”

  “没错!如今华夏人人有饭吃,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袁老!”

  “全球七十多亿人,现在不少地方都还闹着饥荒,咱们华夏占了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是丰衣足食,这确实是袁老之功!”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常忆袁公!”

  “呜呜呜……袁老,我今天也有好好吃饭,您老人家在上面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

  “……”

  画面之中,老人站在稻田边,轻声说道。

  “几十年前,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是亲眼见过的。”

  画面之外,响起一道声音。“那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发生?”

  老人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转头笑了起来。

  “不可能了,再也不可能了。”

  老人的目光,穿透屏幕,落在所有人身上。

  这一刻,不光是华夏人热泪盈眶,就连许多别国民众也肃然起敬。

  之前因为抢夺天界异宝而生出的怨恨。

  竟然因为老人的出现而淡化了不少。

  因为老人的成就,不仅仅养活了华夏,还造福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老人毕生的追求。

  他的遗产,造福的是全世界,造福的是整个人类!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

  “如果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把那么长,米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就可以坐到稻穗下乘凉。”

  老人笑着笑着,身影却渐渐消失不见。

  一望无际的稻田,转眼变成了一座城市。

  看着突然出现的高楼大厦,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

  朱元璋等人目光一缩,有些无所适从。

  但是下一瞬。

  城中的车辆全都停了下来。

  无数人涌上街道,站在路旁。

  一辆灵车从远处缓缓驶来。

  所过之处,车辆尽皆鸣笛,道旁的人们痛哭流涕。

  那一日。

  满城戴丧,全国致哀!

  那一日。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只为送上一句“一路走好”!

  看着画面中万人相送的场景,朱元璋也大为动容。

  “历朝历代,能得此民心者,皆为圣贤矣!”

  “禾下乘凉,稻穗如帚!”

  “从此人人饱食,远逐饥荒!”

  “此人之功,堪比神农啊!”

  苏辰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说的是……”

  “我华夏巍巍五千年,称霸天下者如过江之鲫。”

  “但济世安民者,却是寥寥无几。”

  “袁公一稻济世,饱食安民,此功青天可表,日月可鉴!”

  “在华夏的传统观念里,九十一岁的老人离世,绝对算是喜丧了。”

  “可袁公走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伤心难过,还有这么多人依依不舍?”

  “因为对于这位老人来说,长命百岁都嫌委屈!”

  “因为他多留一天,粮食的产量就会更高一点,世界上就会少一些人挨饿!”

  “他住着窄小的屋子,却拥有广袤的试验田!”

  “之前我告诉陛下,华夏后世亩产达到一千余斤。”

  “但陛下知不知道,这些试验田中的稻谷,亩产已经突破了两千一百斤!”

  “但是袁公还不甘心,他还想要两千两百斤!两千三百斤!”

  “许多功勋之人被称为国之重器,因为他们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支柱,撑起了华夏。”

  “但是在我们这些后辈眼里,袁公更像一个饭勺。”

  “我们不一定会时常惦记他,夸赞他,但当我们肚子饿时,一定离不开他。”

  “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

  “他没有诸位祖先的霸气,更不像陛下开创了一朝天下!”

  “他就如同大明千千万万普通农夫一样,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庄稼地里,就连做的梦都是禾下乘凉。”

  “但是他的功劳,却是震古烁今!”

  “足以被所有华夏人所铭记!”

  “足以被全世界所铭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5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5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