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成立经济特区_重生之风流帝王
笔趣阁 > 重生之风流帝王 > 第十八章:成立经济特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八章:成立经济特区

  “陛下,正所谓无奸不商,商人并不能创造财富,如果人人为商的话,谁来种地呢?”王植再继续劝说。

  “王爱卿,朕朕你一个问题,你身上所穿的锦袍是从何而来。”龙云枫问道。

  “是从川国而来。”王植回答道。

  天下锦袍出川国,这锦袍只有川国能做,而且质量是最好的。

  “哦,川国与我大秦旅途遥远,这锦袍是谁运送到我大秦,让你们穿上这锦袍。”龙云枫又问道。

  “陛下,是…是……”王植一愣,有些吞吞吐吐的,但就是说不出来。

  “说不出来是吧!是商人,没有商人你们能穿上这锦袍,我打个比方,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有一片橘林。但是由于没有商人,这些橘子他们自己根本就吃不了,到集市上也卖不完,只能白白烂掉。”

  “但是如果有了商人大量收购呢?这些农民就可以卖掉橘子,手里有了钱,就可以买农耕器具,可以买耕牛,可以种更多的地。”

  “要是这么算的话,商人岂不是把农户手里原本要烂掉的橘子转变成财富了吗?你怎么可以说商人不能够创造财富呢?”

  听了龙云枫的话,一时间大殿之内所以臣子大有触动,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半晌之后,周胜才问道:“陛下,不得不承认,陛下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不就是商人本来就在做的事情嘛?为什么还需要朝廷大力扶持商业?”

  嗯,不错,果然问到了点子上。

  龙云枫接着说道:“可是商人的地位很低,沿途关卡众多,将橘子从南方运到北方来,消耗太大,利润太低,就没有多少商人肯做。”

  “没有商人收购,农户手里的橘子卖不出去,只能烂掉在手里。然后这些农户说不定就会将橘林砍掉,只靠种粮为生。”

  “如果农民要想粮食收成好,就必然需要耕牛、农具、肥料;而裁缝要做出饱暧的衣服,则需要绵纱、蚕丝、剪刀、尺子、针线。盖房子,则需要木料、河沙、砖石、瓦片……上述这些物品,可是农民、裁缝、泥瓦匠就能全部自行生产?还得商人中转运输才行啊!”

  众臣一听,王植当即便反驳道:“老臣自知,商人对于物资的中转运输,自是有一定贡献,但他们经商之道却是贱买贵卖,从中谋利。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虽不敢说商人之中全是逐利小人,但每逢灾荒年间,便有不少商人囤积居奇,为赚取钱财不惜贮藏粮食,任由饥民饿死,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商贾进行打击限制,不任由他们发展。商人如不限制,必乱社稷!”

  “商人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生产,物品从盈余的地方运输到短缺的地方,途中劳累奔波,所受的盘剥、苛税自不用说,还时常被贼人抢劫,他们所受的委屈和辛劳绝不亚于那些农户和工匠们!”

  “我知道,很多文人都瞧不起商人,认为商人逐利。但利和义一样,义有大义和小义之分,利亦有大利和小利之分,小利是无良商人赚取钱财的蝇头小利,大利则是为天下苍生谋取利益。

  我不否认有些不良奸商,囤积居奇,祸害百姓。但各行各业皆有良民好人,亦有小人败类。

  朕以为,只要是正正派派合法经商的商人,都是当之无愧的仁者,他们所行之事,乃是为了天下百姓所行的仁者之道,无论是我们武将还是文人,还是百姓,都不应该对他们加以任何歧视!”

  “同样的道理,在农业稳定的基础上,商业越发达,经济就越繁荣,国家就越是昌盛。”

  “其实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话,商业税要远比农业税为高,到时候哪怕不收农业税都没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龙云枫敢对这个答案负全责。

  因为现代社会上,农业税就取消了。

  龙云枫的前世那边的情况是,不但不用交农业税,老人六十岁之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低保。

  种小麦的地,每亩地都可以领取相当金额的小麦补贴。

  “王爱卿,朕问你一个问题?你可知今年的国库收入是多少吗?”龙云枫没有训诉王植,毕竟自己是后来人,明白商业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微臣不知。”王植愣了一下,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问他这个问题。

  “去年国库的收入是四百万两,这些还是一些贪脏枉法之徒贪脏所剩下的,就算是没有贪脏我估计也到不了一千两,王爱卿,你告诉朕,这税收不到一千万两的银子能干多少事情,也许你会说,不是还有从贪官哪里得来的,不过,王爱卿,你应该不知道大秦每年需要花销的是多少吧!要不要朕给你算算”龙云枫双眼一闭靠在龙椅上,有些疲惫的说道。

  龙云枫用右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并没有睁开眼睛而是直接开口说道:“朝廷对于军队每年都在拖欠军饷,这几年都是朱将军在补贴,但朱将军能力范围有限,所以大秦每年的军饷还要靠国库颁发,大秦有一百多万将士,如果按每月最低一两来算,一个月就吃掉一百多万两银子,一年就将近一千多万两,这还不算其他的开支,就算减少开支,每年大约也要消耗国库八百万两左右,这些钱你让朕从哪里找”。

  龙云枫说着越来越激动,甚至手掌都拍在了桌面上,让王植为之一愣,冷汗从额头上流了下来,在龙云枫说完之后直接跪了下来,连忙喊到:“陛下,微臣有罪”。

  “你们反对朕解禁商业也可以,朕也不反对,按照朕的想法来看商业税每年可为国库添加两千多万两银子,朕现在缺钱,只要你们每年上交两千万两到国库,朕就不打算解放商业,你们自己看着办。”龙云枫说道。

  “陛下,这……”王植说的有些吞吞吐吐,不怎么怎么回答。

  每年两千万两,那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龙云枫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问道:“建国之初,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现在又有多少人口,土地?我朝农税十抽三,远远高于各国。农户岂能没有怨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没来临之前,谁有当过回事了?”

  王焕站了出来回答道:“陛下,建国之初,土地人口皆不及现在三分一,如今人口涨了两倍有余,土地却一直无甚变化。”

  龙云枫沉重的说道:“是啊,始皇帝之虑,在于根基未稳;可此一时彼一时,不能以旧眼光看待现在的事物。现在土地根本负担不起如此沉重的人口,却不思改变,岂不是自取灭亡之道?你们要记住,时代是在变的,而世界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若不能跳出樊笼,必定是夜郎自大,自取灭亡。来人,把这一句话记入朕的训示中:放眼看世界,因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座大臣谁听过“时代”,“世界”之类的词语?

  但他们博学多才,已从语境之中体会出了陆承启的意思,忍不住点了点头。

  龙云枫继续说道:“朕前段时间,在坊市间做过调查,发现本朝商税几无。这治理国家,如同治水一般,堵不如疏,因噎废食绝不可取。世上的任何一件事都绝非绝对,其有弊,也有利。

  好比一把剑,你要是舞好了,便可以成为一把真正的利器,随心所欲斩断一切事物,要是你舞得不好,不要说斩杀别人,说不定还会伤及自身。

  其实这商人也是亦然,若是你力导的好的话,他们便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可以使你的城池变得更加繁华;若是力导得不好的话,正如两位先生所说,商人的奸诈和重利可以使得你的财富流失,百姓变得贫困。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扬长避短。

  商人可以将百姓所需要的货物来回运转,使得海内百姓可以各取所需;商人的进驻可以为国家带来税收,可以使府库钱粮充盈;商人可以使得城池繁华,那京城洛阳之所以如此繁华,不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商人在那驻扎吗?商人也可以聚集人气,可以让一地人口增加,天下百姓谁不会向往繁华之地呢,久而久之,百姓前来定居,人口自然增长。

  商人有如此多的功用和利处,我们为何不扬长他们这些优处呢?至于商人的种种陋习,我们也可以制定律法去约束他们,如此一来,商人岂不是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了吗?

  是以,朕内有腹稿,开征商税,取消入城税、人头税等繁杂税收。”

  周胜不由一惊,这些苛捐杂税一旦取消,单单依靠农税,商税,真的能撑得起这个朝廷吗?

  他连忙说道:“陛下,此事不可草之过急啊!”

  “朕想成立经济特区。”龙云枫知道这件事很难让大臣能接受,所以打算成立经济特区来让大臣能更容易接收一些。

  “陛下,何谓经济特区。”李振国连忙问道。

  龙云枫并没有跟他们说过这些。

  “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为了集中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金及技术到本国进行生产,发展贸易,繁荣经济而设置的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的特别地区,在这个地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优惠制度,是吸收外国投资、实现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便是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所在。朕欲在京城之中,首推税制改革,仅限紫禁城以及京兆郡范围,诸卿认为如何?”

  “此法可以”先在紫禁城周围推广,这样还是可以接收的,如果真的税收超过农业税,就没有大臣能反对推广商业。

  龙云枫说道:“商业若发达,税收自然就多了。而且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户,可以来京伊郡寻找营生。以前这种事情,被世人所看不起。若朝廷加以引导,必定大有改观。这样一来,便能吸收大量多余人手,也减少了造反的可能性。朕认为开拓商税的好处多多”

  “王焕”

  “臣在”

  “朕需要你拿出一个计划来,朕明日便要看到,不得怠慢。”

  “臣遵旨”

  这是龙云枫和王焕商量好的,只要说服大臣,便将自己所写的计划由王焕来完成。

  “众爱卿还有本奏”龙云枫见时间不早了,今天也就论了一下改革大致内容。

  “臣等无本奏“

  “退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5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5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